(九)A企业委托B企业加工材料一批(属于应税消费品),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000元,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%,支付的加工费为80000万(不含增值税),消费税税率为10%,材料加工完成验收入库,其计划成本为195000元,所有费用全以存款支付。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%,A企业按计划成本对原材料进行日常核算。
要求:请对此业务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。
答案:
(1)发出委托加工材料:
借:委托加工物资 105000
贷:原材料 100000
材料成本差异 5000
(2)如A收回加工后的物资直接用于销售时:
①支付加工费用:
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:=(105000+80000)÷(1-10%)=205556(元)
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:205556×10%=20555.6(元)
受缴纳进项税为:80000*17%=13600(元)
借:委托加工物资 100555.6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税金(进) 13600
贷:银行存款 114155.6
②加工完工,收回加工物资:
借:原材料 195000
材料成本差异 10555.5
贷:委托加工物资 205555.5
(3)如A企业收回加工后的物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:
①支付加工费:(金额计算同上)
借:委托加工物资 80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) 136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消费税 20555.6
贷:银行存款 114155.6
②加工完工,收回加工物资:
借:原材料 195000
贷:委托加工物资 185000
材料成本差异 10000
(十)某公司5月末部分账户余额如下表所列:
科目名称 |
期末余额 |
科目名称 |
期末余额 |
应收账款 |
借:358000 |
受托代销商品 |
借:96000 |
其中:应收账款X |
借:558000 |
发出商品 |
借:20000 |
应收账款Y |
贷:200000 |
代销商品款 |
贷:96000 |
预付账款 |
借:58600 |
应付账款 |
贷:154600 |
其中:预付账款——A公司 |
借:60200 |
其中:应付账款——C公司 |
贷:157400 |
预付账款——B公司 |
贷:1600 |
应付账款——D公司 |
借:2800 |
其他应收款 |
借:7200 |
预收账款 |
贷:66000 |
原材料 |
借:216000 |
其中:预收账款——E公司 |
贷:68000 |
物资采购 |
借:54000 |
预收账款——F公司 |
借:2000 |
低值易耗品 |
借:162000 |
坏账准备 |
贷:9400 |
工程物资 |
借:256000 |
其中:坏账准备——账款 |
贷:8900 |
生产成本 |
借:128000 |
坏账准备——其他 |
贷:500 |
劳务成本 |
借:72000 |
材料成本差异 |
贷:2000 |
库存商品 |
借:360000 |
|
|
要求:根据以上有关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5月份月度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、预付账款、其他应收款、存货、应付账款、预收账款各项目应填列金额。
答案:
(1)应收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=558000+2000-8900=551100
(2)预付账款应填列的金额=60200+2800=63000
(3)其他应收款应填列的金额=7200-500-6700
(4)存货项目=216000+54000+162000+128000+72000+360000+20000-2000-101万
(5)应付账款项目=157400+1600=159000
(6)预收账款项目=68000+200000=268000
五、综合题
(一)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。1月份的损益类科目均按其发生额转入“本年利润”。2月初有关科目的余额如下表:
科目名称 |
借方余额 |
贷方余额 |
科目名称 |
借方余额 |
贷方余额 |
银行存款 |
29000 |
|
应付票据 |
|
20000 |
应收账款 |
81000 |
3000 |
应付账款 |
2000 |
22000 |
坏账准备 |
0 |
820 |
预收账款 |
1000 |
4000 |
预付账款 |
1940 |
800 |
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|
3400 |
0 |
原材料 |
21000 |
|
应付利息 |
300 |
2600 |
库存商品 |
82000 |
|
实收资本 |
|
210000 |
|
|
|
资本公积 |
|
33020 |
固定资产 |
85500 |
|
盈余公积 |
|
9800 |
累计折旧 |
0 |
24000 |
利润分配 |
|
1400 |
在建工程 |
21500 |
|
本年利润 |
2800 |
|
合计 |
321940 |
28620 |
合计 |
9500 |
203820 |
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(资料中未提及的业务略):
1.
2.收到B公司当日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25000元,以抵付其前欠款。
3.购进免税农产品已作为原材料入库,价款(不含税)10000元,增值税扣除率10%,款已付。
4.接受甲企业作为资本投入的材料一批,并由此享有本企业12月初所有者权益的10%。双方确认其价值25000元,税务部门认定应交增值税额为4250元,甲企业已开具了增值税发票。
5.将商品1000件交付给B公司,委托其销售,该商品成本60元/件,合同规定B公司按每件100元出售,并按售价10%支付手续费。
6.收到B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后,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交付B公司,发票上注明售价100000元,增值税17000元,扣除10000元手续费后,应收B公司107000元,款项尚未收到。
7.向C公司发出商品,成本6000元,售价9000元,增值税率17%。上月已预收C公司购货款4000元,余款尚未收到。
8.月初在建工程已于本月完工交付使用,该工程在本月领用材料5000元(增值税850元),以现金支付人工费650元。
9.现金盘点时,发现溢余25万,批准后作为营业外收入。
10.计提本期固定资产折旧1000元,其中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700元,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300元。
11.以银行存款向希望工程捐赠8000元。
12.计提本月份应分担的短期借款利息;摊销生产设备大修理费用120元;结转制造费用。
13.按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,计提比例1%。
14.转销无法偿还的应付账款5100元。
15.将捐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转入“本年利润”(所得税略)。
要求:1.根据上述业务编制分录;
2.填制甲公司
(1)银行存款 元;(2)应收账款 元;(3)预付账款 元;
(4)存货 元;(5)固定资产净值 元;(6)应付账款 元;
(7)预收账款 元;(8)应交税费 元;(9)资本公积 元;
(10)未分配利润 元。
答案:
1.分录
(1)借:银行存款 100000
贷:短期借款 100000
借:现金 2800
贷:银行存款 2800
(2)借:应收票据 25000
贷:应收账款 25000
(3)借:原材料 9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1000
贷:银行存款 10000
(4)实收资本=(210000+33020+9800+1400-2800)×10%=25142(元)
资本公积=(25000+4250)-25142=4108(元)
借:原材料 25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4250
贷:实收资本 25142
资本公积 4108
(5)借:委托代销商品 60000
贷:库存商品 60000
(6)借:应收账款 117000
贷: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 17000
借:销售费用 10000
贷:应收账款 10000
(上述分录可合并为多借多贷的分录)
借:主营业务成本 60000
贷:委托代销商品 60000
(7)借:预收账款 10530
贷:主营业务收入 9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 1530
借:主营业务成本 6000
贷:库存商品 6000
(8)借:在建工程 6500
贷:原材料 50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转出) 850
借:固定资产 28000
贷:在建工程 28000
(9)借:现金 25
贷:待处理财产损溢——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5
借:待处理财产损溢——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5
贷:营业外收入 25
(10)借:制造费用 700
管理费用 300
贷:累计折旧 1000
(11)借:营业外支出 8000
贷:银行存款 8000
(12)短期借款利息=100000×3%×
借:财务费用 250
贷:应付利息 250
借:制造费用 120
贷:预付账款 120
结转制造费用=700+120=820(元)
借:生产成本 820
贷:制造费用 820
(13)应收账款期末余额=81000-25000+117000-10000+(10530-4000)+1000=170530(元)
期末应保留坏账准备=170530×1%=1705.3(元)
本期末应提取坏账准备=1705.3-820=885.3(元)
借:管理费用 885.3
贷:坏账准备 885.3
(14)借:应付账款 5100
贷:营业外收入 5100
(15)结转收入=100000+9000+25=109025(元)
借:主营业务收入 109000
营业外收入 5125
贷:本年利润 114125
结转成本、费用和支出=10000+60000+6000+8000+250+885.3=85135.3(元)
借:本年利润 85135.3
贷:主营业务成本 66000
销售费用 10000
营业外支出 8000
财务费用 250
管理费用 885.3
2.填制金额:
(1)银行存款=29000+100000-2800-10000-8000=108200(元);
(2)应收账款=(81000+1000-25000+117000-10000+10530-4000)×(1-1%)=168824.7(元)
(3)预付账款=1100+2000+(840+300-120)=4120(元)
(4)存货=21000+82000+9000+25000-60000-6000-5000+820=66820(元)
(5)固定资产净值=85500-24000+28000-1000=88500(元)
(6)应付账款=22000+600=22600(元)
(7)预收账款=4000+3000-4000=3000(元)
(8)应交税费=(-3400)-1000-4250+17000+1530+850=10730(元)
(9)资本公积=33020+(25000+4250)-(210000+33020+9800+1400-2800)×10%=37128(元)
(10)本期收入(益)总额=100000+9000+5125=114025(元)
本期提取的坏账准备=(81000+1000-25000+117000-10000+10530-4000)×1%-820=885.3(元)
本期成本、费用和支出总额=10000+60000+6000+8000+250+885.3=85135.3(元)
未分配利润=1400-2800+114125-85135.3=27589.7(元)
(二)朗能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。2007年1月,朗能公司以自营的方式建造一座生产车间。相关资料如下:
(1)2006年1月,购入工程用专项物资30万元,增值税额5.1万元。该项工程物资已验收入库,款项暂未支付。
(2)领用上述工程物资,用于建造生产车间。
(3)领用自产的柴油4万元,税务部门核定的计税价格为5万,增值税税率为17%,消费税额为1.05万元。
(4)领用本单位外购原材料一批用于在建工程,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万,应负担的增值税额为1.7万。
(5)应付工程人员工资27.3万。
(6)
(7)该项固定资产(即生产车间)可使用年限为5年,预计净残值为5万,从2008年开始按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。
(8)2009年9月,朗能公司对车间厂房进行日常修理,修理过程中发生材料费用1.2万,应支付的维修人员工资2.6万。
(9)
要求:
(1)编制构建生产车间的相关会计分录。
(2)计算2008年生产车间应计提的折旧金额,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。
(3)编制2009年朗能公司修理车间厂房的会计分录。
(4)编制与2010年朗能公司车间毁损相关的会计分录。
答案:
1.编制购建生产车间的相关会计分录:
(1)借:工程物资 35.1
贷:应付账款 35.1
(2)借:在建工程 35.1
贷:工程物资 35.1
(3)借:在建工程 5.9
贷:库存商品 4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 0.85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消费税 0.05
(4)借:在建工程 11.7
贷:库存商品 10
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 1.7
(5)借:在建工程 27.3
贷:应付职工薪酬 27.3
(6)借:固定资产 80
贷:银行存款 80
2.2008年折旧额计算:
(80-5)×(5-15)=25万元
借:制造费用 25
贷:累计折旧 25
3.借:制造费用 3.8
贷:应付职工薪酬 2.6
原材料 1.2
4.2010年以计提折旧(80-5)×(5/15+4/15+3/15)=60万
(1)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
借:固定资产清理 20
累计折旧 60
贷:固定资产 80
(2)取得清理材料和应收赔款
借:原材料 5
其他应收款 10
贷:固定资产清理 15
(3)发生清理费:
借:固定资产清理 1
贷:银行存款 1
(4)清理结果处理:
借:营业处支出 4
贷:固定资产清理 4